发布:2024-01-22 20:38:04 关注:12018次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024年博士后科研人员招收简章
上海财经大学法科教育肇始于其前身东南大学商科及国立上海商学院。当时按民国大学建制,商科(经济)与法科皆授予法学学位。国立上海商学院期间,设置民法、公司法、票据法、银行法、海商法等课程,法商融合之教育传统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财经大学发展法科教育。1980年设置国际贸易与经济法教研室;1981年改设经济法教研室;1986年设立经济法专业,并于次年招收经济法本科生;1991年设立经济法学系;1999年法学院成立。
法学院目前设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并开设全英文法学硕士与博士项目。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形成“学术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目标在于培养具备财经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学院拥有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标志性科研成果,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4个国家级和上海市首批重点智库等16个省部级高端平台,具有良好的社会评价和海内外影响力。
法学院2023年成功获批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诚邀优秀博士加盟,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报条件
1、在国内外已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相关专业人员。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4、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二、申请与审批程序
1、常年接受博士后进站申请。申请人员经合作导师同意后,登录上海财经大学招聘网址,注册用户名为身份证号或护照号(入口为:http://zhaopin.sufe.edu.cn/)。注册后登录进入招聘网页,请先选择“我的简历和附件材料”栏目,填写简历,提交所需材料并上传附件。
附件内容包括:攻读博士以来科研成果清单、代表性科研成果1-2份、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证书或其它有效证明文件、身份证、获奖证书扫描件等。
2、招收院所对申请者的政治思想表现、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进行综合评议和考核选拔。
3、经选拔同意接受者,学校按国家政策及相关规定为其办理进站审批。
三、博士后待遇
上海财经大学近年来大幅增加博士后的经费投入,为博士后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薪资福利、住房、科研等待遇。
鼓励在站博士后申报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资助标准5-18万元。经评审入选上海“超级博士后”计划的,由上海市促进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按照每人每年15万元、共资助2年的标准予以叠加资助。
此外还为在站博士后提供校院二级科研经费及独套博士后公寓(免租金租住2年),今后还将不断优化待遇方案,详情请咨询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后管理部门。。
四、招收计划
1、依托平台招收(4名)
序号 | 平台、实验基地或依托项目名称 | 平台、实验基地或依托项目级别 | 博士后导师姓名 | 二级学科 | 计划招收博士后人数 | |
1 | 上海市国际经贸规则话语基地 | 省部级 | 郑少华 | 经济法学 | 1 | zhengjinyi88@163.com |
2 | 宋晓燕 | 国际法学 | 1 | xiaoyansong@mail.shufe.edu.cn | ||
3 | 周杰普 | 国际法学 | 1 | jeep115@sina.com | ||
4 | 不当得利法的新发展 | 叶名怡 | 民商法学 | 1 | mingyiye@163.com |
2、依托项目招收(3名)
序号 | 平台、实验基地或依托项目名称 | 平台、实验基地或依托项目级别 | 博士后导师姓名 | 二级学科 | 计划招收博士后人数 | |
1 | 金融司法价值原则的体系构建 | 国家级 | 朱晓喆 | 民商法学 | 2 | zhuxiaozhe1027@163.com |
2 | 环境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司法权配置研究 | 叶榅平 | 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 | 1 | yewenping@163.com |
五、联系方式
1、校博士后管理部门
联系人:人事处陈老师
联系电话:(021)65903648
联系邮箱: bsh@sufe.edu.cn
2、招收部门
院所:法学院
联系人:田老师
联系电话:(021)65904679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其他教职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