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载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众号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招聘 > 教职工招聘 > 北京大学徐冰君教授团队2023年2月招聘博士后启事
北京大学徐冰君教授团队2023年2月招聘博士后启事

发布:2023-02-25 21:52:16  关注:16764次

团队介绍

徐冰君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气固、液固界面发生的多相热、电催化反应研究,致力于运用和发展原位表征技术在分子层面上阐明反应机理,以此指导新能源和绿色化学领域中催化材料和过程的设计。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

1.新能源与绿色化学中的热、电催化剂的设计;

2.气固、液固界面催化反应中的原位表征与机理研究;

3.发展高时间与空间分辨的原位界面表征技术。

更多信息见课题组网站:https://www.chem.pku.edu.cn/bingjunxu/home

徐冰君,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李革赵宁讲席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哈佛大学物理化学博士(2011),加州理工学院化工系博后(2011-2013),曾任美国特拉华大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2013)与centennial development讲席副教授(2019),于2020年加入北京大学。曾获acs石油研究基金新人奖(2015);美国空军科研办公室新人奖(2016);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新人奖(2017);i&ec有影响力学者(2018)。现担任science advances、catalysis today和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scientific reports编委。在nature energy,jacs,angew. chem.,nat. commun.,acs catal.等杂志发表了100余篇科学论文。

常晓侠,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光)电催化反应体系的设计与机理研究,电化学界面的原位表征以及高效反应电堆器件的开发与应用。任《物理化学学报》青年编委,sci. adv., acs catal.等期刊审稿人;曾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青年创新奖卓越奖(2021)、中国化工学会“化工与材料京博博士论文奖”(2019)、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9)、美国化学会化学文摘社“scifinder未来领袖”奖(2017)等。

应聘条件

1.具有多相热、电催化反应研究背景;优先考虑具有原位表征研究经验者;

2.具有较强的课题设计和执行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工作;

3.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英文读写能力;

4.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并对科研工作有热情。

岗位职责

1.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2.协助pi指导研究生工作,参与课题组的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

3.参照学校对博士后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学校规定的其他工作。

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

执行年薪制,年薪根据国家和北京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以及候选人的工作经验综合确定。享受北京大学全职博士后的福利待遇,含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公费医疗、子女入学等,具体内容可参见北京大学博士后网站:https://postdocs.pku.edu.cn。支持申请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项目等。

申请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和研究经历,研究陈述及未来工作计划等)以及其他证明本人能力的相关资料,发至:b_xu@pku.edu.cn

初选材料合格者将通知面试。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www.chem.pku.edu.cn/zpxx/146950.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

[我要纠错]

推荐:更多教职工招聘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北京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查看更多]